當前,,在吉林省,,許多群眾都像佟先生一樣,享受到了互聯網為公安業(yè)務辦理帶來的便利,。這些便利源于4月6日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的正式運行,。
截至5月25日,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訪問量已達到1100余萬人次,,注冊用戶超過100萬人,。
因勢而謀,推動互聯網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
適應“互聯網+”發(fā)展趨勢,,更好地發(fā)揮公安基礎信息優(yōu)勢,,為群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成為公安機關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2015年8月,,吉林省公安廳新一屆黨委走馬上任,。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胡家福要求全省公安機關因勢而謀,、順勢而為,,下大氣力研究推進“互聯網+公安”平臺建設。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省公安廳成立工作專班,,與廳屬20余個警種、部門一一對接,,對涉及民生的工作職能進行全面梳理,。2個月內,工作專班收集業(yè)務需求436項,。
今年1月15日,,省公安廳黨委正式批準《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為保證平臺4月初能夠上線運行,,在80余個日夜里,,各相關部門倒排工期、攻堅克難,,對平臺功能設計,、框架布局、軟件開發(fā),、硬件配置等環(huán)節(jié)精益求精,,取得大量開創(chuàng)性成果。
為了實現“把能上網的都搬上互聯網”的目標,,省公安廳積極協(xié)調金融,、電信、郵政等單位,,全方位拓展平臺功能,。在省財政廳等部門支持下,網上繳費功能順利實現,,打通了關鍵一環(huán),。按照時間表和路線圖,平臺于3月底完成建設,,4月6日正式上線,。
全覆蓋全貫通,176個項目實現全程網上辦結
平臺將全省2000余個公安辦事服務窗口整合為一個“網上服務大廳”,24小時運行,,省,、市、縣級公安機關和派出所四級聯動,,實現了警務資源高度融合,。
平臺擁有5大應用載體、6大核心板塊,、15類行政管理業(yè)務、369個具體服務項目,,集網上公示,、咨詢、辦事,、管理,、互動、支付等功能于一體,。平臺將與群眾生活密切聯系的369項服務項目“打包”上網,,其中176個項目全程網上辦結,193個項目在網上咨詢,、初審,、預約后,可一次性在窗口辦結,,有效解決辦事難,、排隊時間長等問題。
平臺支持門戶網站,、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短信5種使用方式,,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和網銀系統(tǒng)實時聯網,。實名注冊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完成交通違法罰款,、身份證辦理等各項繳費。平臺還與郵政系統(tǒng)聯手,,提供EMS工作人員上門收取申請材料,、送證到家等服務,收費標準比省內現行EMS收費標準低55%,。
同時,,平臺設置了受理、辦理、辦結等環(huán)節(jié),,群眾可以輕松獲知辦理進度和結果,,實名注冊用戶還可享受辦事進度短信免費推送服務。通過平臺“執(zhí)法公開查詢”功能,,25項公安執(zhí)法事項一目了然,,刑事案件立案、偵查,、移送起訴等內容向特定利害關系人全部公開,,所有執(zhí)法行為都在陽光下運行。通過平臺“線索舉報”“投訴中心”和“滿意度評價”等功能,,群眾可以舉報違法犯罪行為,、反映民警違紀違法問題、對公安機關服務給予評價,。
惠民便警增效,,小支點撬動公安工作大變革
平臺的上線運行打通了公安機關網上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群眾不僅減少了舟車勞頓之苦,,還降低了費用,、時間等辦事成本。
4月10日,,在白山市務工的王女士喜得貴子,,一家人給孩子起好名字,找齊戶口簿,、結婚證,、身份證、出生醫(yī)學證明等證件,,打算孩子一滿月就回老家上戶口,。這時,前來探望的親友告訴她,,只要有了出生醫(yī)學證明和戶口簿,,就可以在網上給孩子申報落戶。王女士當天就在網上給孩子申報了戶口,。
平臺上線后,,48項出入境業(yè)務中,75%可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預計僅赴港澳旅游再次簽注一項每年就惠及40余萬群眾,。
“辦事業(yè)務流轉變?yōu)榉招畔⒘鬓D,讓數據替群眾跑腿成為現實,,群眾隨時申請,、網上辦理,,到窗口辦理也可以先網上預約,再也不用擠時間,、排長隊了,。辦事條件網上公示、辦事流程網上查詢,,增加了透明度,。”省公安廳副廳長劉福軍說,。
服務事項搬到網上也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升了警務效能?!捌脚_上線后,,等于在簡政放權、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能上做了加法,在群眾勞神費力,、民警高強度工作方面做了減法,,我們基層民警也是受益者?!庇軜涫泄簿终柵沙鏊虒T陳東告訴記者,。
吉林省公安廳一項覆蓋2035人的調查顯示,逾7成受訪者知道該平臺,,85%的受訪者認為該平臺能夠或者應該能夠提升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根據對平臺數據進行的統(tǒng)計,群眾對平臺的滿意率達99.95%,。